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统战新闻 >> 正文

我校6位政协委员在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第三次会议上建言资政

[发表时间]:2025-01-21 [浏览次数]:

1月19日,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闭幕。我校陈新兵、李震、吴晓军、雷秀娟、拜根兴、王欣等6位省政协委员出席会议,为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建言资政。

省政协委员、副校长陈新兵教授向大会提交了《关于家校协同育人背景下社区家长学校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提案》,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家长学校管理体系,构建稳定专业热心的师资队伍,进一步提升课程服务的精准性,探索“美美与共”(小而美)的社区家新格局,构建AL社区家长学校发展新模式。

省政协委员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、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震教授在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(联组)讨论会上围绕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发言,建议由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合理论证、科学布局,制定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和创新型省区建设的政策与方案,设立专项基金,推动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民间文化、文学艺术与数字技术、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,培育文艺创作、文化产业、文化制造业新业态。

省政协常委、计算机科学学院吴晓军教授向大会提交了《关于促进我省微短剧产业发展》的提案,建议提升微短剧内容质量,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、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微短剧作品。一要培养和引进人才,加强与高校合作,开设微短剧相关专业和课程;二要完善产业配套,加大对产业园区和拍摄基地的建设投入;三要强化品牌建设,鼓励制作公司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微短剧品牌,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省政协常委、计算机科学学院雷秀娟教授在接受各界导报、群众新闻采访中谈到,“数字经济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,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。发展数字经济,靠的是人才、拼的是教育。”她建议继续加大对省内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投入,优化相关课程设置,大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数智人才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、智力保证,助力陕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

省政协委员、中国唐史学会会长、历史文化学院拜根兴教授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(联组)讨论会现场发言,就周秦汉唐文明的传承提出建议,“我省应在第五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中,在陕西师范大学设立‘唐文明重点研究基地’,在相关高校或研究机构设立‘汉文明重点研究基地’,引进并培养高端人才,为新时代汉唐文明的研究提供政策保障。”

省政协委员、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院长王欣教授建议,加强托管班的引导和管理,使之良性发展。一是消防部门要指导家庭托管班完善消防设备,消除消防隐患;二是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餐食卫生管理和指导,消除饮食卫生隐患;三是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托管班的课后培训管理,减轻学生课后负担;四是税务部门要加强托管班收费定性研究,制定收费原则和大致标准,减免税费。